⽣物系 85 届同学毕业四⼗周年聚会活动纪实


2025年10月17日,3200威尼斯vip普陀校园里迎来了一群大龄学子,他们是生物系85届毕业生,前来赴毕业四十周年聚会之约。


大家怀着同窗四年结下的深厚情谊和对母校老师的感恩之心,无论路途远近,共聚在母校怀抱,有些同学甚至是不远万里从海外如约前来。故地重游,畅叙友情,忆昔日夏雨鸣蝉,看今朝丽娃碧水。主席塑像前、三馆、运动场、图书馆、校史馆、食堂等校园各处都留下了同学们回忆的足迹。孙臣忠、谢必峰、李留功还当起“专职”摄影师,全程为大家记录下有纪念意义的场面。同学们还齐聚运动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跑步、健步赛,每人都开心地获得了一枚由李留功为大家精心设计自费定制的“金牌”。


1.png


同学们还见到了母校老师代表张善庆、周忠良、张文华、钱玲妹和3200威尼斯vip党委书记党远鸿,师生热情交流。同学们感念老师们当年的谆谆教诲,这些教诲让我们终身受益。大家在逸夫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共聚晚宴。党书记介绍了生科院的新发展、新成就、新规划。当得知生科院近些年做出了不少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在全校的科研贡献率占比中居各学院之首的好消息时,同学们倍感欣慰鼓舞。晚宴桌上,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敬上感恩之酒,同学之间也相互敬酒,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2.png


晚宴之后,由张中平和乐一凡主持年级毕业40周年晚会。本次聚会的筹备组成员张中平、叶希韵、黄健、谢如锋、何士刚、孙常麟、施铭、郝思军、乐一凡、孙岳平、吴志强一一介绍了义务为聚会所做的各项精心准备工作。晚会伊始,播放了吴志强精心搜集并整理的40多年前同学们入学时配有学号的老照片和毕业照,“情系同窗忆芳华”伴随着《三月里的小雨》音乐,瞬间打开了大家记忆的闸门。晚会在忆旧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与每位同学近况的自我介绍中进行。


毕业后,同学们各自逐梦而行,奔赴各地,展开了自己的人生画卷。不论身在何处,从事什么职业,都活出了自己人生的精彩。有的同学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求学发展,落地生根;有的同学学成归国,学术成就斐然;有的同学立足国内,在各地高校辛勤耕耘,收获桃李;还有些同学在不同行业里大展身手,各显其能。时至今日,同学们都已收获自己人生金秋的硕果,不少已退休的同学还谈起自己退休后的老年大学活动、旅行休闲的生活。


同学们饮水思源,说起今天事业上的收获,深深感到离不开母校的培育滋养。是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们赋予了我们隐形的翅膀,让我们能在四十年的时代风云中搏击翱翔。大家回望当年,忘不了课堂上启迪智慧的师说回响,忘不了野外实习山花水鸟的迷踪寻访,忘不了宿舍里欢歌笑语的青春飞扬,忘不了少男少女们青涩情愫的悲喜怅茫,一切尽在美好的青春时光中。


远在美国的戴醒发来祝贺聚会的视频。任佩峰用大家记忆犹新的优美嗓音,朗诵了刘强为聚会作的贺诗:


贺华师大生物系

 85届学子四十周年聚


     气吞万里别书苑,

     飘蓬卌载弹指间。

     天目西峰琼花秀,

     太湖东滩银鱼欢。

     孤鸿翔尽天涯路,

     群贤毕至松江畔。

     我辈非复蓬蒿人,

     四海归来话当年。


杨从发夫妇表演了韵味十足的双人舞。最后,全体女同学身着色彩各异的旗袍,手持乐一凡亲手用毛线编织的红玫瑰,优雅从容地上演了一场“走秀”,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岁月未将女生们的风彩掩去,反而更增添了大家的丰韵气质。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大家带着对母校的深情和同学的厚谊,依依不舍地道别,期待着下一次的再聚首。


3.png


第二天上午,同学们在校园里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览馆,又到河东食堂体验了学生午餐。下午,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离开母校,去苏州东山寻访大学时期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故地。入住东山宾馆后,又是一场美食飘香、笑声欢语的晚宴,餐后大家齐聚卡拉OK,一展歌喉,意外发现了许多唱歌高手,这为今后的活动组织增添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4.png


第三天上午,大家乘车前往东山镇,四处搜寻记忆中东山故地的旧模样。东山太湖依然在,难觅当年旧行踪。同学们凭一张老照片来到了紫金庵,终于找到了一对立在紫金庵门两侧的歪头石狮子,它们扭着脑袋憨态可掬地站立在那里等待了我们四十二年。同学们兴奋地抚摸端详着石狮,似与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亲切交谈。四个小班的同学们依次与石狮子再度合影,一如老友重逢,老时光通过石狮子这个时空隧道照进了眼前的现实,那么真切又似幻觉。还有一处这样的“桥梁”是金庭西山。遥想当年,实习老师带领同学们从东山乘坐水泥船前去西山,登岛后途经开发初期的林屋洞,那时的洞景简陋、粗糙、昏暗,而今洞内已是光影交错,绮丽魔幻。虽然静水深流的时光改变了这里很多地物的外貌,也模糊了大家的记忆,但同学们相互启发,回忆起当年观鸟、捕蛇、捉蝴蝶、捞鱼的实习场景,还有买杨梅时的讨价还价,吃杨梅至酸软倒牙,用望远镜到镇上剧场观看越剧等生活细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记忆的点滴碎片,拼接出当时在东山活动的大致画面,满足了寻踪忆旧的心愿。大家还体验了新东山的老文化,到周慧瑾安排的陆港古村夜游,在文化品味浓郁的会老堂品尝了精致的私房菜,丰富了未来回忆的素材。


5.png


20日上午,到了此次聚会的尾声。大家整理行囊,踏上归途。寻踪之旅虽然短暂,但友情和欢笑始终陪伴着我们。同学们在旅途中重温了"与你同行"的快乐,也完成了与自己记忆的温馨对话。临别的时刻终于到来,携前晚大家动情合唱周华健《朋友》的余韵,归途的车上,大家纷纷选择唤醒旧时光的老歌,唱出那满怀的依依不舍。


再见了,老同学们! 虽然相逢对饮一杯酒的机会不常有,但愿无论咫尺天涯,都能朋友一生一起走,走到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