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9日下午,由3200威尼斯vip卓越学院和本科生院主办、生物科学拔尖基地承办的3200威尼斯vip第27期卓越讲坛之“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科学研究”讲座在闵行校区第二教学楼41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复旦大学华山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巍教授和3200威尼斯vip教授、博士生导师赖玉平教授为威尼斯官网学生做主题为“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科学研究”的专场报告。本次活动通过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进行同步线上直播。

李巍教授先以特应性皮炎的五个“四”为框架,即“临床四个特征,年龄四个分期,诊断四个要点,机制四个方面,治疗四个阶段”,系统讲述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不同亚群、皮肤菌群、皮脂腺及其脂质、感光受体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关键作用。除了阐述免疫细胞、皮肤微生态及环境因素在特应性皮炎致病中的机理,李巍教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共同探讨了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选择研究方向、把握前沿动态、推动技术创新及实现实际应用。他着重强调“科研的精髓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并提出“转化和应用才是硬道理”,鼓励学生带着兴趣、洞察力与激情投身科研。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李巍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特应性皮炎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鼓励大家关注前沿进展,主动思考,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目标。这场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皮肤生理与病理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在学习和科研道路上直面挑战、不断尝试的勇气与力量。

赖玉平教授聚焦银屑病致病机理与临床治疗挑战,首先阐述了IL-17家族细胞因子在银屑病致病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以其为靶标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随后,她重点剖析了当前两大临床难题:“表型漂移”(即银屑病与特应性皮炎的相互转换)和停药后复发。针对“表型漂移”,研究团队通过表达谱分析发现两类疾病存在共同的差异基因,并锁定DDX5 等潜在调控因子,深入探究了DDX5通过调控IL-36R pre-mRNA剪接,增强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应答推动两种疾病表型的相互转换。针对“停药后复发”,研究团队发现IL-17D能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获得炎症记忆,在银屑病停药后复发起了关键作用。她们的研究不仅为临床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表型漂移”和复发提供了理论解释,也为银屑病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探索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培养“未来领军型的卓越英才”,3200威尼斯vip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构筑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特区——卓越学院。卓越学院畅通跨院系、跨平台、跨学校、跨行业的全球优秀师资和学术资源共享,设立卓越讲坛,由我校1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轮流主办,常态化举行名师讲坛、研讨沙龙、学术交流、读书会和工作坊等活动,面向全校及其他兄弟高校开放。本次主题报告是生物科学拔尖基地主办的卓越讲坛第二场活动,后续的精彩活动也敬请广大师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