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4日15时,3200威尼斯vip于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214教室,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专题学术报告会。为帮助学生深化对赛事的认知、激发参赛热情,学院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张萍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报告现场,同学们全程专注聆听、积极思考,收获颇丰,为后续备赛及学术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萍老师为同学们作报告
张萍老师围绕竞赛背景、竞赛要求及细则、常见问题、备赛策略四个维度,对赛事进行了全面系统解析,并补充大量前沿行业动态与赛事信息,干货满满,为同学们构建起清晰的赛事认知框架。
在竞赛背景解读环节,张萍老师首先梳理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发展脉络,随后指出,随着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其学术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持续提升,她鼓励同学们把握赛事机遇,积极参与实践创新。
针对竞赛要求及细则,张萍老师分别对科学探究赛道、创新创业赛道的参赛资格、核心要求、研究内容边界、材料提交规范及评审标准进行了细致解读。同时,她着重强调了两类赛道中同学们易忽视的关键要点,帮助大家明确重点、规避常见误区,为同学们的备赛提供了清晰指引。

张萍老师介绍竞赛细则
在常见问题解答环节,张萍老师聚焦申报内容、材料上传、答辩展示、资格审查等核心环节,结合往届参赛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拆解分析,为同学们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同学们上传的材料要合理、真实且富有过程性,要符合通知中的要求。”
关于备赛策略,张萍老师从学校支持与个人准备两个维度给出指导建议:既介绍了高校在赛事培训、资源对接等方面的支持渠道,也明确了个人在团队组建、时间规划、内容打磨等环节的核心任务,建议同学们提前布局、科学备赛。

同学们认真听讲
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踊跃举手提问,围绕备赛细节、材料优化等核心问题与张萍老师深入交流,张老师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报告后同学们请教问题
此次专题报告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系统性、专业化的赛事指导,帮助大家精准明确备赛方向与重点;更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探索热情,为后续学院本科生参与竞赛、开展学术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