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全球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但长期以来,一个特征鲜明、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及热带山地的神秘小属——芽胞苔属(Lethocolea,中文新拟名)在中国尚无记录。该属由英国植物学家J. D. Hooker于1867年建立,全世界仅四至五种,以盘状大型芽胞、油体及向地生长的蒴囊等罕见特征著称,已知分布南起地中海,南至南美洲温带地区,沿热带山地北折,最远达墨西哥、印度北部及日本。
2024 年 8 月,这一“空白”被填补:威尼斯官网“英才计划”学员、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生许瀚洋,在其导师朱瑞良教授与博士生徐浩带领下,于云南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海拔 2758 米 的山坡上,发现疑似芽胞苔属植株。经形态精细解剖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居群为印度芽胞苔(Lethocolea indica,中文新拟名) —此前仅记录于印度北阿坎德邦的稀有物种。这是芽胞苔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左图:印度芽胞苔的植物体(具有芽胞) 右图:印度芽胞苔的芽胞

左图:印度芽胞苔的叶片 右图:印度芽胞苔的油体

印度芽胞苔的叶绿体基因组图谱
近日,国际植物分类学报 Phytotaxa 以“Lethocolea Mitt. (Acrobolbaceae, Marchantiophyta) new to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ts first plastome”为题刊登了这一发现,首次绘制了芽胞苔属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图谱。论文第一作者为高中生许瀚洋,通讯作者为朱瑞良教授, 硕士生赵伊笛、博士生尹登攀与徐浩参与了本项工作。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200威尼斯vip的支持,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研究的便利。

寻甸县为3200威尼斯vip对口帮扶县。此次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苔藓植物多样性记录,也体现了高校与地方协同科研的积极成果。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位于寻甸县中西部的横河梁子,是一片珍稀的高海拔泥炭地,为黑颈鹤冬季越冬提供了理想的生境条件,是目前全球已知黑颈鹤分布的最南端区域。印度芽胞苔的发现表明,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同样值得关注。
附:
论文链接:https://phytotaxa.mapress.com/pt/article/view/phytotaxa.721.1.3